心肺在中医中的关系主要包括气血互根、宗气生成、经络相连等。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气血运行和生命活动。若心肺功能失调,可能引发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需及时调理。
1、气血互根
心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血液运行依赖心气的推动,而心气又需肺气宣发以布散全身。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结合生成宗气,宗气贯注心脉助心行血。若肺气不足,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心血亏虚则肺气失于濡养,形成气血两虚。
2、宗气生成
心肺协同作用生成宗气,积于胸中气海。宗气上走息道助呼吸,下贯心脉行气血。临床上心肺气虚者常见语言低微、呼吸短促、心悸怔忡等表现,治疗时需心肺同调,常用生脉散、补肺汤等方剂加减。
3、经络相连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阴肺经通过经别在胸中相联络。《灵枢·经脉》记载心经"复从心系却上肺",构成心肺间的经络通道。针灸治疗时,常取太渊、内关等穴位同时调节心肺功能,对胸痹、喘证等病症有协同治疗作用。
日常可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保持情绪舒畅避免悲忧伤肺、喜乐过极耗心。饮食宜清淡温润,适量食用百合、莲子、山药等药食同源之品。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