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益母草能治疗哪些病症?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益母草作为一味中药材,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常具有调经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促进产后恢复等功效和作用。其应用需结合具体病症辨证使用,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1、调经止痛

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能够疏通肝气、调节冲任二脉。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周期紊乱、经血量少且有血块等症状,其活血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脱落,改善经血排出不畅的情况。对于伴随的腰腹坠胀感也有缓解效果。

2、活血化瘀

该药含益母草碱等成分,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适用于跌打损伤导致的局部瘀血肿胀。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需在复方中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3、利水消肿

益母草可通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促进水液代谢,对急慢性肾炎所致颜面浮肿、下肢水肿有辅助治疗效果。常与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配伍,但肾功能严重受损者需慎用。

4、清热解毒

对于热毒蕴结引起的皮肤疖肿、疮疡初起,益母草外敷可发挥消肿散结作用。其抗菌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常与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5、促进产后恢复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导致的恶露淋漓不尽,益母草能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加速残留蜕膜组织排出。但需注意出血量过大时应及时停药,避免加重出血倾向。

使用益母草前需经中医师辨证,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不同制剂如颗粒剂、膏剂的使用方法存在差异,需严格遵循医嘱。治疗期间出现过敏反应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用并就医,避免与寒凉药物长期合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