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其传播方式与具体类型有关。多数情况下,肺炎支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而生殖支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日常接触传播概率较低。
支原体的传染性主要体现在特定传播途径中。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时,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可形成气溶胶传播,易在幼儿园、学校等密闭场所引发聚集性病例。生殖支原体则属于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无保护性接触的传播风险较高,但不会通过共用马桶、泳池等日常接触传播。
对于免疫力正常的成年人,接触支原体后发展为显性感染的概率相对较低。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受损者属于易感人群,接触后更易出现发热、咳嗽或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日常预防需注意咳嗽礼仪,在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性接触时做好防护措施。若出现持续咳嗽、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通过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