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一种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儿童,多由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引发。患者常表现为腹泻、血便、少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该病的发生与特定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大肠杆菌产生的志贺毒素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微血管血栓形成。这种病理过程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血),血小板消耗性减少,同时肾脏微循环障碍引发急性肾损伤。典型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皮肤瘀点、尿量减少甚至无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抽搐或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表现。
治疗上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输注红细胞悬液改善贫血,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浆置换或血液透析。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可能用于抑制异常免疫反应。日常预防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若出现持续腹泻、血尿或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完善相关检查,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所有治疗方案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不可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