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但若结石引发胆管梗阻或感染,则可能发展为危急情况,需积极干预。
1、无症状或轻微症状
当结石较小且未造成胆管完全阻塞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轻微症状。此时通过超声监测、调整低脂饮食等方式,多数患者可延缓病情进展,短期内风险相对较低。
2、胆管梗阻
结石嵌顿在胆总管下端时,会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血液检查可见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需及时进行内镜下取石或外科手术解除梗阻,否则可能继发肝功能损伤。
3、并发症阶段
当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时,会出现寒战高热、剧烈腹痛、意识模糊等感染性休克表现,死亡率可达20%。胰腺炎发生时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增强CT显示胰腺水肿坏死,这类情况属于急危重症,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抗感染、脏器支持等综合治疗。
胆总管结石患者应避免摄入油腻食物,定期复查腹部彩超。若出现持续性绞痛、体温超过38.5℃或皮肤黄染加重,应立即到肝胆外科就诊。治疗方案需根据结石数量、胆管解剖特点等因素个体化制定,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成功率约为85%,复杂病例可能需联合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