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父母存在散光时,子女的患病风险可能增加,但后天用眼习惯、眼部外伤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散光发生。
1、遗传因素
散光与角膜形态异常密切相关,若父母存在高度散光或先天性角膜曲率异常,子女可能因遗传获得相似的角膜结构特征,从而出现屈光不正。这种情况多见于先天性散光,且常合并其他遗传性眼病。
2、后天因素
长期不良用眼姿势如侧卧阅读、过度眯眼等,会使角膜受到不均匀压力,逐渐改变角膜曲率半径。此外,眼睑霰粒肿压迫角膜、眼部外伤导致角膜瘢痕形成、圆锥角膜等病变均可引发获得性散光。
3、其他眼部疾病
部分先天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圆锥角膜等常伴随散光,这类疾病本身可能存在遗传倾向。此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或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也可能因眼球发育异常出现散光。
建议存在家族散光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儿童在3岁前完成首次眼科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避免揉眼等可能损伤角膜的行为。若出现视物模糊、重影等症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验光检查和角膜地形图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