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后脱位通常表现为髋部剧烈疼痛、患肢活动受限、下肢畸形、神经损伤以及局部肿胀淤血等症状。具体表现可能因损伤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髋部剧烈疼痛
髋关节后脱位时,关节囊和周围韧带受到牵拉或撕裂,会导致髋部突发剧烈疼痛。患者在受伤后常无法负重,任何尝试活动患侧下肢的动作均会引发疼痛加剧,按压腹股沟区域时痛感尤为明显。
2、患肢活动受限
由于髋关节结构异常,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活动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患侧下肢无法主动完成屈伸、外展或旋转动作,被动活动时伴随关节僵硬感和异常阻力,多数患者无法站立或行走。
3、下肢畸形
患侧下肢常呈现特征性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外观可见膝关节朝向健侧,患肢看似缩短。这是由于股骨头脱离髋臼后,肌肉痉挛牵拉导致的典型体位,体检时大转子上移征阳性。
4、神经损伤
约10%-20%的病例可能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表现为患侧下肢麻木、刺痛或足部背屈无力。严重脱位时,股骨头后移可能直接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5、局部肿胀淤血
受伤后24-48小时内,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会出现进行性肿胀,皮肤可见瘀斑。伴随关节囊内出血时,可能形成血肿,触诊局部有饱满感,皮温可能升高。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急诊科或骨科就诊,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脱位类型。禁止自行尝试复位,以免加重关节损伤或造成血管神经二次伤害。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