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虚火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虚火是中医术语,指因阴液不足、阳气相对亢盛引起的虚热证候,通常与阴虚、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这类虚热并非实火,而是体内阴阳失衡的表现。

1、阴虚

阴虚是虚火最常见的病因。中医认为阴液具有滋养、润燥的作用,当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或久病耗损阴液时,会导致阴不制阳,出现虚火内生的状态。患者常表现为五心烦热、夜间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等症状,常见于肝肾阴虚或肺阴虚。

2、气血不足

气血两虚时,脏腑失于濡养,可能导致虚阳浮越。这类情况多见于长期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或产后体虚的人群,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心悸乏力,同时伴有低热、口腔溃疡等虚火表现,形成“虚不受补”的状态。

3、脏腑功能失调

特定脏腑的阴虚会引发对应系统的虚火症状。例如心火旺可见失眠多梦、舌尖红赤;肺阴虚会出现干咳少痰、声音嘶哑;肝肾阴虚则伴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中老年人因生理性肾精亏虚,更易出现此类问题。

日常应注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可适当食用银耳、百合等滋阴食物。若长期存在潮热盗汗、咽痛反复等症状,建议到中医科就诊,通过把脉辨证后使用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方剂调理,避免自行滥用清热药物加重阴虚。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