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下腹疼痛、阴道出血、肛门坠胀感、休克以及贫血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下腹疼痛
黄体破裂后,局部血管断裂会导致腹腔内出血,血液刺激腹膜可引起下腹突发性疼痛。疼痛多为单侧,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活动或按压时疼痛加剧。
2、阴道出血
黄体破裂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引起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出血量通常少于月经,持续时间约1-2天。
3、肛门坠胀感
腹腔内血液积聚在直肠子宫陷凹时,可能刺激直肠前壁,产生肛门坠胀或排便感。部分患者会出现里急后重等不适。
4、休克
若破裂口较大或凝血功能异常,可能造成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失血性休克症状,属于急症需立即抢救。
5、贫血
长期慢性出血或反复黄体破裂可能导致血红蛋白降低,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表现,血液检查可见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黄体破裂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出血量密切相关。轻微出血可通过休息观察,但若腹痛持续加重或伴随晕厥、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日常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尤其在月经周期后半段减少腹部受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