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术复位内固定、药物治疗、功能锻炼以及定期复查等。具体需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选择治疗方案。
1、手法复位外固定
若骨折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可在局部麻醉或镇静镇痛下进行闭合复位。医生通过牵引、旋转等手法恢复骨折端对位,随后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此方法适用于儿童青枝骨折或稳定性骨折,固定期间需避免肘关节活动。
2、手术复位内固定
对于明显移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中通过克氏针、钢板或螺钉固定骨折断端,恢复关节面平整。术后需配合外固定保护,并预防感染。开放性骨折需彻底清创后再行内固定。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和肿胀。若存在开放性伤口或术后感染风险,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4、功能锻炼
拆除外固定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等被动或主动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早期可配合热敷、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暴力牵拉。
5、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需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复查一次。若出现固定松动、患肢苍白或麻木等异常,需立即就医处理。
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避免早期负重活动。儿童患者因骨骼生长能力强,预后通常较好,但需警惕肘内翻等畸形。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均需保持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并注意营养补充促进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