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以及中成药等药物进行治疗。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缓解不适。
1、解热镇痛药
感冒常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退热、缓解肌肉酸痛的作用。体温超过38.5℃时建议使用,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叠加服用。
2、抗组胺药
针对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选择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或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这类药物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鼻腔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多,但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3、镇咳药
对于剧烈干咳影响休息者,可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等中枢性镇咳药。若伴有痰液则不宜单独使用强力镇咳药,以免抑制排痰。
4、祛痰药
痰液黏稠时可选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或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这类药物通过分解黏液蛋白或刺激呼吸道腺体分泌,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5、中成药
风寒感冒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风热感冒适用连花清瘟胶囊,暑湿感冒则用藿香正气水。中药需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使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避免与西药混用。
感冒患者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水分摄入,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若用药3天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持续高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停用自购药物并前往呼吸内科就诊。老年患者及慢性基础疾病人群更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联合使用多种感冒药导致肝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