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血病是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常见于饮食中新鲜蔬果摄入不足的人群。该病主要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导致血管、骨骼及结缔组织功能异常,从而引发多种症状。
维生素C是人体合成胶原蛋白的重要辅酶,缺乏时会使毛细血管壁脆弱,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同时,胶原蛋白不足还会影响成骨细胞活性,导致骨膜下出血、关节肿痛。患者还可能出现伤口愈合延迟、毛发卷曲及疲倦乏力等全身性表现。在婴幼儿中,坏血病可引起骨骼发育障碍,出现假性瘫痪体征。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贫血、免疫力下降等并发症。
日常预防应保证每日摄入足量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西红柿和绿叶蔬菜等。对于已确诊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维生素C补充剂,同时调整膳食结构。若出现持续性牙龈出血、皮下瘀斑或骨骼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清维生素C浓度检测,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