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血管炎是一种累及皮肤中小血管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红斑、疼痛性皮损,多发生于下肢。患者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溃疡或组织坏死,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该病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典型临床表现为小腿伸侧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皮下结节,质地较硬,伴有压痛,部分皮损可破溃形成溃疡或遗留色素沉着。诊断需结合皮肤活检、血液学检查如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检测等,以排除其他血管炎或感染性疾病。治疗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控制急性炎症,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维持病情稳定。局部皮损可外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必要时进行物理治疗促进愈合。
患者日常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应均衡营养,戒烟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炎症指标,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换方案。若出现新发皮损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复诊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