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干细胞移植术通常包括干细胞动员、采集、预处理、回输及恢复期等步骤,需在医生指导下分阶段完成。该手术通过采集患者自身干细胞并进行处理,最终回输以重建正常造血功能,适用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及实体瘤治疗。
1、干细胞动员
此阶段通过药物刺激骨髓释放更多干细胞至外周血。常用药物包括非格司亭、聚乙二醇化非格司亭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部分患者可能联合化疗药物增强动员效果。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及干细胞数量。
2、干细胞采集
当外周血干细胞达到目标数量后,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整个过程约需3-4小时,需建立静脉通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钙血症或疲劳等反应。采集后的干细胞需经冷冻保存备用。
3、预处理治疗
回输前患者需接受大剂量化疗或放疗,旨在清除体内残留病变细胞并为干细胞植入创造空间。常用方案包括马法兰、环磷酰胺等药物,可能引起骨髓抑制、黏膜炎等不良反应,需在层流病房进行严密监护。
4、干细胞回输
解冻后的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回患者体内,过程类似输血。回输后干细胞归巢至骨髓并逐渐增殖分化,此阶段需预防过敏反应,部分保存剂可能引起短暂血红蛋白尿。
5、恢复期管理
术后需2-4周等待造血重建,期间重点防治感染、出血及营养支持。血小板恢复至安全水平后可逐步出舱,后续需定期随访监测嵌合状态及疾病复发情况。
该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患者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及脏器储备。移植后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源接触,并遵医嘱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术后3-6个月内限制公共场合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免疫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