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上脘穴能缓解哪些胃部不适?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上脘穴作为任脉的重要穴位,通常具有缓解胃痛、改善腹胀、减轻呕吐、调节反酸以及促进消化等功效和作用。该穴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常用于调理脾胃功能异常引起的多种不适症状。

1、缓解胃痛

上脘穴属任脉且邻近胃腑,刺激该穴位可通过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缓解因寒邪侵袭或饮食积滞导致的胃脘冷痛、痉挛性疼痛。中医认为其能温中散寒,对急慢性胃炎引发的隐痛有辅助舒缓效果。

2、改善腹胀

通过按压或艾灸上脘穴可调节中焦气机,增强脾胃运化能力,从而缓解因胃肠动力不足、食物滞留引起的腹部胀满感。临床观察表明配合足三里穴使用能显著减轻功能性腹胀。

3、减轻呕吐

该穴位具有和胃降逆的功效,对妊娠反应、晕车或急性胃肠炎引起的恶心呕吐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迷走神经兴奋性、抑制胃气上逆有关。

4、调节反酸

刺激上脘穴可平衡胃酸分泌,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出现的烧心、反酸症状有一定改善效果。研究发现该穴位刺激能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异常波动。

5、促进消化

通过激发脾胃阳气,增强消化酶活性,帮助分解食物积滞。特别适合暴饮暴食后出现的嗳气、食欲不振等情况,配合摩腹手法效果更佳。

日常按压上脘穴时建议采用指腹顺时针点揉3-5分钟,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度。注意饭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穴位刺激。若胃部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呕血、黑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