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结核的症状可能包括尿频、血尿、腰痛、发热以及肾积水等并发症。该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具体症状与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有关。
1、尿频
泌尿系统结核患者常出现尿频症状,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膀胱黏膜后,会导致膀胱容量减少和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排尿次数增多。随着病情进展,尿频可能逐渐加重。
2、血尿
约50%患者会出现血尿,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这是由于结核病变导致泌尿系统黏膜溃疡形成,当溃疡面血管破裂时,血液会混入尿液中排出。
3、腰痛
当结核病变累及肾脏实质或继发肾积水时,可能出现单侧腰部钝痛或酸痛。严重者可能因肾包膜受牵拉而出现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肾脏。
4、发热
在疾病活动期可能出现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体温通常在37.5-38.5℃之间波动。这些症状与结核菌产生的毒素刺激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5、肾积水
晚期患者可能因输尿管结核导致管腔狭窄,尿液引流受阻形成肾积水。此时可能出现腰部胀痛、尿量减少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受损。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结核菌培养、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确诊。早期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需注意全程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产生。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监测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