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发病原因多样,通常与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内耳疾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治疗。常见病因包括耳石症、前庭神经元炎以及梅尼埃病等,不同原因对应的治疗方案存在差异。
1、耳石症
耳石症是眩晕最常见的原因,表现为头部位置改变时突发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约数秒至一分钟。治疗以耳石复位为主,辅助药物可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异丙嗪片、地西泮片、氟桂利嗪胶囊等。前庭抑制剂可减轻眩晕感,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影响前庭功能代偿。
2、前庭神经元炎
多由病毒感染引发,表现为持续数天的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无听力下降。急性期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减轻炎症,配合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眩晕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茶苯海明片或苯海拉明注射液控制症状。
3、梅尼埃病
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及波动性听力下降。治疗以调节内耳水盐平衡为主,常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减少内淋巴积液。发作期可口服地西泮片缓解前庭兴奋性,严重病例需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
若出现持续性眩晕或伴随听力减退、共济失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用药种类或剂量。日常应注意避免快速改变体位,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咖啡因及高盐饮食摄入,有助于降低眩晕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