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作为传统中药材,其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利水消肿、驱虫等方面,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有的紫杉醇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但直接使用未经提纯的植株存在毒性风险。
1、祛风除湿
红豆杉在中医理论中归肝、肾经,所含生物碱成分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通过改善肢体关节气血运行,缓解风湿痹痛引起的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2、活血止痛
该植物中的黄酮类物质可调节血管张力,加速瘀血消散,适用于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青紫疼痛,常配伍三七等药材增强疗效。
3、利水消肿
红豆杉的提取物能增强肾小球滤过率,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对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有辅助改善作用,多与茯苓等利水渗湿药同用。
4、驱虫
其树皮中的紫杉烷类化合物对肠道寄生虫有抑制作用,过去民间曾用于驱蛔虫、绦虫等寄生虫感染,现已被更安全的驱虫药替代。
5、抗肿瘤成分
红豆杉中的紫杉醇成分能抑制肿瘤细胞分裂,但需经专业提纯制成注射剂使用,直接服用植株可能导致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
红豆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严禁私自采摘使用。其药用部位需经炮制减毒处理,且治疗肿瘤必须使用提纯制剂,不可自行煎煮服用。出现相关适应症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