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元素缺乏通常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该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主要由体内铁元素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及时补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铁元素摄入不足或流失过多时,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原料缺乏。这会直接造成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形成体积小、颜色浅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苍白、疲劳乏力等典型症状。
铁元素还参与细胞呼吸酶系统的构成,长期缺铁会影响三羧酸循环和能量代谢功能。这会加重组织器官的缺氧状态,导致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功能异常表现。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日常可通过增加动物肝脏、红肉、木耳等富铁食物摄入补充。若确诊缺铁性贫血,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铁剂治疗,同时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避免自行调整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