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火主穴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火主穴在中医传统穴位中并无确切记载,可能是对某些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穴位的俗称。通常可能与少府穴、行间穴、内庭穴等具有清火作用的穴位相关,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定位和治疗。

1、少府穴

少府穴位于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指尖所指处。该穴位属于手少阴心经,主要用于清心火、缓解心悸、失眠、手掌发热等症状。临床常用于心火上炎引起的口腔溃疡、小便短赤等症,可通过按压或针灸刺激该穴位。

2、行间穴

行间穴在足背第一、二趾间缝纹端,属足厥阴肝经荥穴。具有疏肝泻火、理气解郁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火旺盛导致的头痛、目赤、胁痛及情绪烦躁。现代研究显示刺激此穴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因压力引起的火气上逆症状。

3、内庭穴

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归属足阳明胃经。主要功效为清胃泻火,适用于胃火亢盛导致的牙痛、咽喉肿痛、消谷善饥等症状。针灸此穴可调节胃肠功能,对实热型口腔异味、便秘也有辅助改善作用。

选择穴位时应结合具体症状,如心火旺选少府穴,肝火盛取行间穴,胃火大用内庭穴。操作前需由中医师通过脉诊、舌诊等辨证确认体质类型,避免自行误判。针刺需严格消毒,艾灸注意温度控制,日常可按揉穴位每次3-5分钟,配合饮菊花茶、调整作息等综合调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