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糖尿病类型、并发症、肝肾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效果最好”药物。目前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以及胰岛素等。
1、二甲双胍
作为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主要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其优势在于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且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超重或肥胖患者。但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维生素B12水平。
2、磺脲类药物
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发挥作用。降糖效果显著,但可能引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更适合胰岛功能尚存的非肥胖患者。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谨慎调整剂量。
3、GLP-1受体激动剂
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通过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和促进胰岛素分泌等多途径控糖。兼具心血管保护作用,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尤其适合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但需皮下注射且价格较高。
血糖控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方案制定。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配合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对于病程较长或伴有并发症者,可能需要联合用药或胰岛素治疗,切勿自行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