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出现低烧时,体温通常波动在37.3℃至38℃之间,可能伴随盗汗、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这种低烧可能是急性HIV感染期的表现,也可能是免疫系统受损后合并机会性感染所致,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急性HIV感染期
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病毒血症,此时体温可呈现持续性低热,常伴有咽痛、皮疹、关节痛等类流感症状。由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刺激免疫系统,部分患者会出现夜间盗汗明显、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感。
2、免疫系统受损后感染
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可能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结核病或隐球菌脑膜炎等并发症。此类感染引起的低热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体温多在午后升高,伴有咳嗽、体重下降等消耗性症状,部分患者会感到持续性疲倦和嗜睡。
若存在高危行为史且出现不明原因低热,应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查。确诊后需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营养支持,避免生食或未煮熟食物,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和并发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