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疼痛、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症状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伴随高钙血症或全身症状。骨转移常见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晚期阶段。
1、局部疼痛
这是骨转移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夜间加重的深部疼痛。疼痛源于肿瘤细胞破坏骨组织,刺激骨膜神经末梢,或释放炎症介质引起周围组织反应。疼痛部位与转移灶位置一致,如脊柱转移可引起腰背痛,骨盆转移可导致髋部疼痛。
2、病理性骨折
肿瘤侵蚀导致骨骼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常见于承重骨如股骨、椎体和肋骨,骨折后可能出现患肢畸形、活动障碍。脊椎压缩性骨折可能引发身高缩短、脊柱后凸等体征。
3、神经压迫症状
脊柱转移灶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可出现放射性疼痛、肢体麻木、肌力下降。严重者可能发生大小便失禁、截瘫等神经系统损伤表现,需通过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压迫程度。
4、高钙血症
肿瘤细胞破坏骨骼释放钙离子,可能引发口渴、多尿、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血清钙水平超过3.5mmol/L时需紧急降钙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降钙素等。
5、全身症状
晚期患者常伴有贫血、消瘦、乏力等恶病质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碱性磷酸酶升高,这提示成骨细胞活性增强,常见于前列腺癌骨转移。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骨扫描、CT或PET-CT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发现骨转移可通过放疗、靶向治疗和骨改良药物(如唑来膦酸、地诺单抗)控制病情进展,同时建议进行肿瘤原发病灶的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