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以及并发症相关症状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部分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需通过血糖检测确诊。
1、多饮、多食、多尿
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导致尿液中含糖并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患者排尿次数和尿量显著增加。体液丢失引发口渴,促使患者频繁饮水。同时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机体能量不足会刺激饥饿感,出现食欲亢进但体重反而下降的现象。
2、视力模糊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出血、渗出,严重时出现视物变形甚至失明。急性血糖升高还会使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暂时性屈光不正,表现为突发性视物模糊。
3、皮肤瘙痒及感染
高血糖环境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患者常出现皮肤反复感染,如毛囊炎、足癣等。皮肤末梢神经在高糖状态下发生病变,可能引起顽固性瘙痒,尤其在外阴部位更为明显。伤口愈合能力下降也是典型表现,轻微擦伤可能演变为慢性溃疡。
4、疲劳和体重下降
胰岛素缺乏导致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供能,机体被迫分解脂肪和蛋白质,造成体重进行性下降。患者常伴有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尤其在餐后可能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引发的头晕、手抖等不适。
确诊糖尿病后需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严格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若出现手足麻木、视力骤降或伤口不愈合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排查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胰岛功能、年龄等因素制定,患者应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