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经期持续时间一般为3~7天,存在个体差异,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女性可能因体质、激素水平等因素出现轻微波动,但若经期明显短于或长于该范围,则需警惕潜在健康问题。
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的过程,其持续天数受卵巢激素水平调控。正常月经周期通常为21~35天,经期出血量在20~60毫升之间。若经期少于3天或超过7天,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或凝血功能异常有关。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导致经期延长,而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引起经期缩短。此外,精神压力、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也可能暂时影响经期长短。
建议女性日常记录月经周期及经期天数,观察身体变化。若经期持续异常超过3个月,或伴随腹痛、经量过多、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通过B超、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药物调整经期,以免掩盖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