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孩子夜睡常坐起是何原因?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孩子夜间睡眠中频繁坐起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肠道寄生虫感染、癫痫发作等疾病因素有关。若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生理性原因

日间活动量过大或睡前过度兴奋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孩子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容易因梦境出现肢体活动,表现为翻身、坐起等无意识动作,通常数分钟内可自行躺下继续入睡。这种情况可通过调整日间运动强度和建立规律作息改善。

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因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患儿除夜间睡眠不安外,常伴有多汗、枕秃、方颅等体征,可通过口服维生素D滴剂配合日光照射进行治疗,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3、肠道寄生虫感染

蛲虫夜间在肛周产卵会引起皮肤瘙痒,蛔虫活动可能导致腹部隐痛。患儿可能表现为夜间频繁惊醒、磨牙、挠抓肛门等症状,确诊后可使用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治疗,家庭成员需同步进行环境消毒。

4、癫痫发作

夜间额叶癫痫可能出现突然坐起、肢体僵直等表现,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后可继续入睡。此类情况需通过视频脑电图检查确诊,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控制。

若孩子每周出现三次以上夜起现象,或伴随生长发育迟缓、异常抽搐等情况,应及时到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睡眠环境温度适宜(20-24℃),睡前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建立固定入睡流程。需特别注意,未经医生诊断前切勿自行使用驱虫药或镇静类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