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腺瘤是胆囊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属于胆囊常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之一。该病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存在一定恶变风险,需定期随访观察。
胆囊腺瘤多发生于胆囊底部或体部,病理学表现为腺体结构异常增生,形成息肉样或乳头状突起。多数患者通过超声检查偶然发现,肿瘤直径一般小于1cm,生长缓慢。若腺瘤体积较大、基底宽、血流丰富或合并胆囊结石,可能增加癌变概率。临床诊断主要依赖超声、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需病理活检明确性质。对于直径超过1cm、短期内快速增大或伴有胆囊壁增厚的病例,通常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以预防恶变。
日常应注意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若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作息。该病预后良好,但需警惕胆囊癌变可能,任何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异常改变都应在肝胆外科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