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和心梗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生部位、病因机制、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的不同,二者均为血管阻塞导致的组织缺血性坏死,但累及器官不同。脑梗发生在脑部血管,而心梗则发生于心脏冠状动脉。
脑梗是由于脑部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如房颤血栓脱落)等。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性偏瘫、语言障碍、面瘫或视力缺损。诊断主要依靠头颅CT或MRI检查。治疗需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必要时行血管内取栓术,并配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心梗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发心肌细胞坏死,多由冠脉粥样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所致。典型症状为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下颌,伴随冷汗、恶心及濒死感。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心肌酶谱异常升高。治疗需立即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支架植入),或使用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同时需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两种疾病均需长期二级预防,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戒烟限酒,规律服用抗栓药物。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冠脉CTA等筛查,出现疑似症状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时间窗。两类患者康复期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和个体化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