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肺源性心脏病?

杨崛圣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压力长期升高,进而引发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该病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或肺血管病变等基础疾病引起,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

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与肺部血液循环障碍密切相关。当患者存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纤维化等疾病时,肺泡通气功能受损,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长期缺氧会引起肺血管收缩,增加肺动脉压力;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还会导致肺血管重构,进一步加重肺动脉高压。随着右心室负荷持续增加,心肌逐渐代偿性肥厚,最终出现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下降。患者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加重、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右心衰竭体征。

对于存在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肺功能和心脏超声。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烟,避免接触粉尘等有害物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以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下肢对称性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口唇发绀等症状,应及时到呼吸科或心血管内科就诊,通过胸部CT、血气分析等检查明确病情进展,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