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憩室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憩室大小、症状及并发症情况选择,常见方法包括观察随访、药物治疗、解除下尿路梗阻、手术治疗以及处理并发症等。患者应及时就诊,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观察随访
对于体积较小且无任何症状的膀胱憩室,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进行超声或CT检查监测憩室变化即可。日常注意避免憋尿、保持会阴清洁,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2、药物治疗
若合并尿路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时,可配合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药物改善排尿症状。
3、解除下尿路梗阻
因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梗阻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憩室,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可口服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必要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尿道狭窄者可通过尿道扩张或尿道成形术恢复通畅性。
4、手术治疗
对于憩室较大、反复感染、合并结石或肿瘤的患者,需行憩室切除术。手术路径可选择经尿道膀胱镜、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术中需完整切除憩室并修补膀胱壁,术后留置导尿管促进创面愈合。
5、处理并发症
憩室内存在结石时,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膀胱镜取石术;若发现憩室癌变,需根据肿瘤分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膀胱憩室患者应避免饮酒及辛辣饮食,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液。术后需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按医嘱复查膀胱镜和尿流动力学检查。任何治疗方案均需在泌尿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服用抗生素或延误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