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与心外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治疗方式、疾病范围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心内科主要侧重药物和介入治疗,心外科则以外科手术为主,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科室。
1、治疗方式不同
心内科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及微创介入治疗手段。例如,针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常使用降压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等进行控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血管狭窄,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等介入手术疏通血管。而心外科需通过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需建立旁路血管,心脏瓣膜置换需打开心腔更换人工瓣膜,先天性心脏病矫治需修补心脏结构缺陷。
2、疾病范围不同
心内科主要收治冠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可通过药物或介入手段改善的疾病。对于稳定型心绞痛、阵发性房颤、心肌病等患者,通常由心内科进行长期管理。心外科则处理主动脉夹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终末期瓣膜病等需要开放性手术的病症,如马凡综合征引起的主动脉根部瘤需行Bentall手术,法洛四联症需进行根治性矫治。
3、治疗手段差异
心内科医生常使用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Cta等检查评估病情,治疗时多采用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利尿剂等调控心脏功能,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或起搏器植入。心外科治疗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常使用体外循环机维持生命体征,术后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如二尖瓣成形术需在心脏停跳下修复瓣膜结构,心脏移植需处理供体器官的吻合问题。
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建议先到心内科就诊排查病因。若确诊为需外科处理的疾病,心内科医生会转介至心外科。无论选择哪个科室,都应配合医生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