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产后出血是怎么回事?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产后出血可能与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有关,需及时明确病因。这种情况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处理以避免不良后果。

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多由多胎妊娠、巨大儿、产程延长等因素导致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或疲劳,无法有效收缩闭合胎盘剥离面的血管。患者常表现为子宫轮廓不清、质地柔软,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注射用卡贝缩宫素等药物促进宫缩。

2、产道损伤

急产、手术助产或胎儿过大可能造成宫颈、阴道或会阴部撕裂伤,形成血肿或活动性出血。损伤部位可见明显裂伤口,伴随持续性新鲜血液流出,需立即进行缝合止血,并局部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灭菌注射用水等辅助止血。

3、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会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加。需通过超声检查判断胎盘位置,必要时行清宫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可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等预防感染。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或产妇原有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引发凝血功能异常。患者除出血外还可出现皮肤瘀斑、注射部位渗血等症状,需及时输注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血液制品,并监测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

产后出血属于产科急症,一旦发现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或出现头晕、心慌等休克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应保持平卧位,避免随意搬动,医护人员会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产妇及家属需配合医生进行病因筛查,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止血、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