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自测心肌缺血?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无法通过自测完全明确诊断,但日常可通过观察身体异常表现初步识别风险。若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异常疲劳或其他伴随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胸痛

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伴随左侧肩背或手臂放射痛。疼痛通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若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且伴有冷汗,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2、心悸或心律不齐

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心脏搏动异常,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自测时可安静状态下计数桡动脉脉搏1分钟,正常为60-100次/分。若脉搏持续低于50次/分或高于120次/分,或出现明显漏跳感,需引起重视。

3、呼吸困难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平卧即感憋闷。可进行6分钟步行测试,记录正常步速下行走距离及呼吸状态,若行走200米内即出现明显喘息,提示心功能异常。

4、异常疲劳

心肌缺血患者常有无明显诱因的乏力感,特别是日常活动如爬楼梯、提重物时体力骤降。可通过对比日常活动耐量变化,如原本能轻松完成的家务突然变得吃力,可能反映心脏供血不足。

5、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头晕、牙痛等非典型表现。夜间睡眠枕头低时出现咳嗽或憋醒,可能与心功能不全导致的肺淤血有关,这类症状易被忽视但具有提示价值。

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立即停止活动并测量血压,正常血压范围为90-140/60-90mmHg。需注意这些表现可能与其他疾病重叠,确诊仍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医学检查。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心脏相关体检。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