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主要包括仰头抬颏法、球囊面罩通气、气管插管、喉罩通气以及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术等,需根据急救条件及操作者技术水平选择。及时有效的气道管理对维持氧合至关重要。
1、仰头抬颏法
操作者将患者头部后仰并用手指抬起下颌骨,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此方法可解除舌后坠导致的气道梗阻,是心肺复苏时开放气道的基础操作。
2、球囊面罩通气
使用带有单向阀的简易呼吸器配合面罩,以每分钟10-12次的频率挤压球囊,同时保持仰头抬颏体位,每次送气量约500-600ml。需双人配合确保有效通气且避免过度通气。
3、气管插管
由经验丰富的急救人员在喉镜直视下将气管导管经声门插入气道,导管深度距门齿约21-23cm,插管后需立即确认导管位置并通过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验证,此为最可靠的人工气道建立方式。
4、喉罩通气
将硅胶材质喉罩经口插入咽喉部,充气后封闭喉头周围空间,适用于气管插管困难或未接受专业插管培训的急救人员,但存在误吸风险需谨慎使用。
5、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术
当存在严重上呼吸道梗阻且其他方法无效时,可用粗针头经环甲膜穿刺或手术刀切开建立临时气道,此方法需在30秒内完成并立即转入后续高级生命支持。
心脏骤停患者需在持续胸外按压的同时尽快建立有效气道,非专业人员优先采用仰头抬颏法和球囊面罩通气。所有操作需严格遵循急救指南,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应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实施,并及时进行气道管理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