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与风湿的区别通常包括病因、症状、检查指标和治疗方式等方面。两者属于不同类型的疾病,日常需注意区分,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病因不同
痛风主要由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炎症,属于代谢性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高嘌呤饮食有关。风湿一般指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关节滑膜导致炎症反应,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相关。
2、症状表现不同
痛风常突然发作,表现为单一关节红肿热痛,如大脚趾、踝关节等,疼痛剧烈且夜间加重,可能伴随痛风石形成。风湿多为对称性多关节受累,如手指、腕关节等小关节,晨起时关节僵硬感明显,病程较长可能出现关节变形。
3、检查指标不同
痛风患者血尿酸值常超过420μmol/L,关节液检查可见尿酸盐结晶。风湿患者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等免疫学指标多呈阳性,X线检查可见关节侵蚀性改变。
4、治疗方式不同
痛风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急性期疼痛,配合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控制病情,需长期低嘌呤饮食。风湿主要应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免疫抑制剂,急性期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用于中重度患者。
日常应注意避免混淆这两种疾病,若出现关节肿痛症状应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同时注意关节保暖及适度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