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粒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热敷、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如果症状较轻,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若出现继发感染或囊肿较大,则需及时就医干预。
1、热敷
热敷是霰粒肿的基础治疗方式。患者可用40℃左右的干净热毛巾敷于患处,每日3-4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温热刺激有助于促进睑板腺堵塞物的软化,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缩小囊肿体积。操作时需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婴幼儿患者需在家长监护下进行。
2、药物治疗
若合并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控制炎症。对于反复发作或炎症较重的患者,可能短期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但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眼压升高或角膜损伤。
3、手术治疗
病程超过1个月且直径超过5毫米的顽固性霰粒肿,通常需行霰粒肿切除术。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睑结膜面,彻底刮除囊腔内容物并切除囊壁,术后使用抗菌眼膏预防感染。儿童全麻手术需术前禁食禁水,术后需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4、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霰粒肿与脾胃湿热有关,可采用中药熏蒸或外敷。例如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材煎煮后熏蒸眼部,或外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具有活血散结作用的成药,但需避开眼睛黏膜部位,防止刺激。
霰粒肿患者日常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挤压囊肿。饮食需减少高糖高脂摄入,多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2等营养素。佩戴隐形眼镜者发病期间应暂停使用。若治疗后出现睑缘红肿加重、视力模糊或囊肿复发等情况,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