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骼肌含量不足怎么办?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骼肌含量不足可通过运动锻炼、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需根据具体原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消耗肌肉组织。

1、运动锻炼

针对性的抗阻训练是提升骨骼肌含量的主要方式,可通过器械训练(如杠铃、哑铃)、自重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刺激肌肉纤维增生。建议每周进行3-4次训练,每次训练后留出48小时恢复期。需注意循序渐进增加负荷,避免运动损伤。

2、饮食调整

每日需摄入1.2-1.7g/kg体重的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鸡胸肉等。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以提供合成代谢所需能量,同时补充维生素D(深海鱼类)、钙(乳制品)、肌酸(红肉)等营养素。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模式,训练后30分钟内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

3、药物治疗

对于病理性肌少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屈他维林片缓解肌肉痉挛,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或重组人生长激素促进合成代谢。睾酮水平低下者可短期补充十一酸睾酮软胶囊。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滥用导致内分泌紊乱。

4、物理治疗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通过低频脉冲电流诱导肌肉收缩,适用于术后制动或瘫痪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卫星细胞活化。中医推拿采用滚法、揉捏法等手法可缓解肌肉僵硬,配合艾灸温通经络效果更佳。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创伤或神经损伤导致的不可逆肌肉萎缩,可考虑神经移植术修复受损神经通路。脊髓损伤患者可实施功能性电刺激植入术,通过人工电信号触发肌肉收缩。肌营养不良症晚期患者必要时需行肌腱转位术改善运动功能。

建议定期进行人体成分分析检测,动态监测骨骼肌质量变化。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时,建议咨询专业运动医学医师或健身教练。若伴随不明原因的进行性肌力下降,应及时进行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日常需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影响肌肉修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