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哪些?

杨崛圣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洋地黄类药物等,需遵医嘱使用。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调节心脏电活动,帮助恢复正常心律,但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合适药物。

1、钠通道阻滞剂

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钠离子内流,延缓传导速度,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常用药物包括奎尼丁片、利多卡因注射液、普罗帕酮片等。例如奎尼丁可用于房颤复律,但需监测心电图变化。

2、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对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律失常有较好效果。临床常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替洛尔片、普萘洛尔片等,尤其适用于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

3、钾通道阻滞剂

此类药物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主要用于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胺碘酮片、索他洛尔片、多非利特片属于典型药物,其中胺碘酮因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较常用,但长期使用需注意甲状腺和肺功能监测。

4、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结传导,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显著。常用维拉帕米片、地尔硫䓬片等,例如维拉帕米可有效控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5、洋地黄类药物

如地高辛片,通过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及抑制房室结传导,主要用于控制快速房颤的心室率,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但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以防中毒。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需根据心电图特征、病因及合并症个体化选择,部分药物存在致心律失常风险。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出现心悸加重或晕厥需立即就诊。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治疗期间需配合生活方式管理,包括限制咖啡因摄入、保持情绪稳定等。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