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中毒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脱离污染环境、阻止毒物吸收、对症支持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环节。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中毒途径和严重程度进行选择,并严格遵医嘱执行。
1、脱离污染环境
若为吸入性中毒,需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流通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接触者应迅速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眼睛不慎接触时,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眼结膜囊10-15分钟。
2、阻止毒物吸收
口服中毒者在意识清醒且未发生抽搐的情况下,可立即饮用300-500ml温水后刺激舌根催吐。中毒6小时内送至医院者通常需进行洗胃处理,并使用活性炭吸附消化道残留毒物,必要时配合导泻剂加速排泄。
3、对症支持治疗
出现抽搐症状时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惊厥,呼吸困难者给予鼻导管吸氧或机械通气支持。静脉输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进行心电监护和肝肾功能监测。
4、及时就医
所有乙草胺中毒患者均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转运过程中注意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就医时需携带农药包装瓶或说明书,以便医生准确判断毒物成分和摄入量。
乙草胺中毒属于急危重症,自行催吐等措施仅适用于意识完全清醒的早期患者。即使症状轻微也需在急救处理后24小时内留院观察,防止迟发性神经毒性反应。日常生活中应规范存放农药,配药时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原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