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熬夜容易损伤的器官是肝脏,同时也可能对心脏、大脑等造成不良影响。这种情况主要与生物节律紊乱、代谢负担加重有关。
1、肝脏
肝脏在夜间会进入自我修复阶段,长期熬夜会影响肝细胞再生,导致解毒功能下降。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脂肪堆积,增加脂肪肝和肝硬化的风险。
2、心脏
睡眠不足会持续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研究显示连续熬夜三天可能使心肌耗氧量增加40%,增加心律失常和冠脉供血不足的可能性。
3、大脑
睡眠剥夺会阻碍脑脊液清除代谢废物的过程,β淀粉样蛋白沉积速度加快2-3倍。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长期可能提升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建议保持每天7-8小时规律睡眠,夜间23点前入睡。出现持续性疲劳、胸闷或认知功能下降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就诊。日常可通过午间小憩20分钟、补充B族维生素等方式缓解熬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