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健脾胃中药材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健脾胃的中药材通常有白术、茯苓、山药、党参、陈皮等,具体使用需根据个人体质遵医嘱。这些药材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调理脾胃的功效,但需注意合理配伍和用法。

1、白术

白术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常与党参、茯苓等药材配伍使用。现代研究表明,白术中的挥发油成分可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功能。

2、茯苓

茯苓性平,归心、脾、肾经,可健脾宁心、利水渗湿。对于脾虚湿盛导致的腹泻、水肿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常与白术、山药搭配。其含有的多糖成分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3、山药

山药性平,归脾、肺、肾经,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适合脾胃虚弱伴有口干、乏力的人群,可单独煮粥或与莲子、芡实同用。山药中的黏液蛋白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可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4、党参

党参性平,归脾、肺经,可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常用于脾胃气虚导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多与白术、甘草配伍。其皂苷类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5、陈皮

陈皮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常与半夏、茯苓同用。陈皮中的挥发油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胀气不适。

使用健脾胃类中药材前建议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和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日常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生冷油腻食物,脾胃虚弱者需长期调理,不宜自行盲目用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