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冻僵症状有哪些?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冻僵症状通常包括皮肤苍白冰冷、肢体麻木僵硬、寒战体温下降、意识模糊以及器官功能受损等表现,需及时处理。冻僵是机体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引发的全身性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皮肤苍白冰冷

冻僵早期因血管收缩,皮肤表面血液循环减少,导致皮肤苍白或呈蜡黄色,触感冰冷。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皮肤变硬、水肿,甚至形成水疱或发黑坏死。

2、肢体麻木僵硬

低温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患者常感到四肢麻木、刺痛或灼热感。肌肉因寒冷刺激发生强直性收缩,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肢体僵硬,严重时无法自主活动。

3、寒战体温下降

当核心体温低于35℃时,机体通过寒战产热维持体温。随着体温继续下降至32℃以下,寒战消失,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皮肤温度进一步降低。

4、意识模糊

严重冻僵者因脑部供血不足和代谢障碍,可出现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定向力丧失等症状。体温低于28℃时可能出现昏迷、瞳孔散大等危险征象。

5、器官功能受损

重度冻僵会引发心律失常、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问题,肾脏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肝脏代谢功能异常,甚至导致多器官衰竭。

发现冻僵患者应立即转移至温暖环境,用毛毯包裹躯干进行被动复温,禁止直接火烤或摩擦冻伤部位。若出现意识障碍或体温持续低于32℃,需紧急送医进行主动复温及生命支持治疗。日常需做好防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极端低温环境。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