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肺功能通常包括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值、最大通气量以及弥散功能等指标。这些参数可通过肺功能检查进行测量,帮助判断肺部通气及换气能力。
1、肺活量
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气体总量,反映肺容积大小。数值降低可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肺纤维化、胸廓畸形等。测量时需配合深呼吸动作。
2、用力肺活量
该指标指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出的气体总量,可评估气道通畅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此值常显著下降,需结合其他参数综合判断。
3、FEV1/FVC比值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是诊断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关键指标。当比值小于70%时提示存在气流受限,常见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4、最大通气量
测量单位时间内最大呼吸容量,反映呼吸肌力量和胸廓弹性。重症肌无力、脊柱侧弯等疾病可导致该值下降,需结合临床资料鉴别诊断。
5、弥散功能
通过一氧化碳弥散量检测评估肺泡气体交换效率。间质性肺病、肺水肿等疾病会导致弥散功能减退,表现为DLCO数值降低。
肺功能检测需在专业呼吸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检查前应避免吸烟、剧烈运动。不同检测设备可能存在参数差异,结果需结合患者症状、病史综合分析。对于存在呼吸系统症状或高危因素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