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通常在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进行初次检查,若未通过需在42天左右复筛,仍未通过则需在3个月大时进行听力诊断。这一筛查流程有助于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及时干预。
1、初筛时间
新生儿听力初筛建议在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此阶段婴儿处于安静状态,配合度较高,使用耳声发射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等技术,能在非侵入性条件下快速完成检测。对于早产儿或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婴儿,需待其临床情况稳定后再行筛查。
2、复筛时间
初筛未通过者应在出生42天左右接受复筛。这个时间段既能避免羊水、胎脂等残留物造成的假阳性,又给中耳积液等暂时性问题留出自然恢复期。复筛采用与初筛相同的客观检测方法,但会增加不同体位下的重复测试以提高准确性。
3、诊断评估
持续未通过筛查的婴儿,需在3月龄前完成诊断性听力检查,包括多频听觉稳态反应、行为测听等组合评估。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者,应在6月龄前开始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干预,同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以最大限度减少对语言发育的影响。
建议家长在住院期间主动确认筛查结果,保留好检查报告。若收到复筛通知,务必按时携婴儿前往指定机构检查。日常注意观察婴儿对声响的反应,如拍手、摇铃等声音无惊跳反射或3个月后仍不会寻找声源,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