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类为凉性。凉性药材通常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适合用于治疗热证或体内有热邪的情况。桑叶的凉性特点使其在疏风散热、清肺润燥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
1、疏散风热
桑叶的凉性可缓解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常与菊花、薄荷等药材配伍使用。其性味轻清上扬,有助于驱散头面部的热邪。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有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2、清肺润燥
对于肺热燥咳、痰黄黏稠或干咳少痰,桑叶能清泄肺热,滋润肺阴。秋季燥邪伤肺引起的咳嗽、咽干,可用桑叶配伍沙参、麦冬等养阴药。其凉润之性可改善呼吸道黏膜干燥状态。
3、清肝明目
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可用桑叶平抑肝火。其凉性入肝经,可缓解眼睛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常与决明子、夏枯草同用。对于现代人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疲劳也有辅助改善作用。
使用桑叶需注意体质因素,虚寒体质者长期大量单用可能引起腹泻、畏寒等不适。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症状配伍使用,如与温性药材搭配可调和药性。新鲜桑叶与霜后桑叶的寒凉程度略有差异,入药多用霜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