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钩端螺旋体病是什么?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钩端螺旋体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水源、土壤或动物尿液传播。该病可累及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多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体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其宿主包括鼠类、猪、牛等动物。人类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接触含菌的污水或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排泄物而患病。早期症状类似流感,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部分患者进展为重症,出现黄疸、出血倾向、肾功能衰竭等。农民、渔民、下水道作业人员因职业暴露风险较高,雨季或洪水后发病率可能上升。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如显微镜凝集试验检测抗体。

预防钩端螺旋体病需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水体,劳动时穿戴防护装备,洪涝灾害后做好环境消毒。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暴露史。治疗首选青霉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重症患者需配合对症支持治疗。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切勿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