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是由眼部的泪腺系统分泌产生的,主要包括主泪腺、副泪腺以及泪液排出通道。其分泌和排出涉及多个结构的协同作用,具体如下:
1、主泪腺分泌
主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由细小的腺泡和导管组成。在基础状态下,主泪腺会持续分泌少量泪液,保持角膜湿润。当受到外界刺激或情绪波动时,神经反射会促使主泪腺分泌量增加3-5倍,形成明显泪流。研究发现,主泪腺每日基础分泌量约为0.5-1.2ml。
2、副泪腺补充
在结膜囊内分布着约50个副泪腺,包括Krause腺和Wolfring腺。这些直径约0.1-0.5mm的微型腺体通过分泌黏液层和脂质层,增强泪膜的稳定性。临床观察显示,副泪腺分泌物占泪膜总量的30%,能有效防止泪液过快蒸发。
3、泪液排出系统
分泌后的泪液经瞬目运动均匀分布于眼球表面,随后通过上下睑缘的泪小点(直径约0.3mm)进入泪小管。两条泪小管汇入泪囊后,经鼻泪管排入下鼻道。研究数据显示,正常成人每分钟可排出约2μl泪液,当排出通道受阻时会出现溢泪现象。
日常应注意避免揉眼导致泪小管损伤,佩戴隐形眼镜者需注意镜片清洁。若出现持续性眼干、无故流泪或眼角红肿,建议及时到眼科进行泪道冲洗、泪液分泌试验等检查。临床常用荧光素染色法可直观观察泪液代谢情况,必要时可通过泪道探通术治疗阻塞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