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直肠腺瘤是什么?

李俊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直肠腺瘤是直肠黏膜腺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通常呈息肉状生长。其发生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存在一定恶变风险。常见临床表现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需通过肠镜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1、病因

直肠腺瘤的形成涉及多因素作用。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基因突变可显著增加发病风险。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腺瘤生成。慢性炎症刺激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黏膜修复过程中,细胞异常增生概率上升。此外,年龄增长带来的细胞复制错误累积也是重要诱因。

2、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表现为鲜红色血便,血液常附着于粪便表面。部分患者出现里急后重感或排便次数增多,可能与肿瘤刺激肠壁神经丛有关。较大腺瘤可能引起肠腔狭窄,导致粪便变形或排便困难。约20%患者可能出现腹痛,通常为隐痛或胀痛,位置多位于左下腹。

3、诊断与治疗

电子结肠镜是首选检查方法,可直观观察病变形态并取活检。超声内镜能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治疗首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病变。对于广基腺瘤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行经肛局部切除术。术后需每1-2年复查肠镜,监测复发情况。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出现持续便血或排便规律改变应及时就医,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癌筛查。治疗方案应根据病理类型和患者整体状况制定,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随访观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