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部是上呼吸道的一部分,位于鼻腔后端与口咽部上方,具体包括蝶骨体下部、枕骨底部以及软腭游离缘以上的区域。该区域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和重要生理功能,通常可以从位置、结构特点以及生理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1、位置
鼻咽部位于鼻腔后方,上方以颅底为界,下方与口咽部相连,前方经后鼻孔与鼻腔相通。其顶壁由蝶骨体和枕骨底部构成,后壁紧贴颈椎前软组织,两侧壁则包含咽鼓管咽口及咽隐窝等重要结构。在临床上,鼻咽部可通过鼻内镜或间接鼻咽镜进行观察。
2、结构特点
鼻咽部黏膜富含纤毛上皮和腺体,表面存在咽鼓管咽口、咽隐窝及腺样体等特殊结构。咽鼓管咽口连接中耳腔,可调节鼓室内外压力平衡;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腺样体作为淋巴组织,在儿童期尤为发达,具有免疫防御功能。这些结构特点使其成为呼吸和免疫的关键区域。
3、生理功能
鼻咽部是空气进入呼吸道的通道,可通过加温、加湿及过滤空气保护下呼吸道。其纤毛运动可将分泌物排向口咽部,而腺样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能抵御病原体入侵。此外,鼻咽腔作为共鸣腔的一部分,对语音形成具有辅助作用。
若出现鼻塞、涕中带血或听力下降等鼻咽部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日常需避免用力擤鼻、减少粉尘刺激,并保持鼻腔湿润以维护鼻咽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