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不拔除可能会引发阻生、邻牙龋坏、牙周炎、牙源性囊肿以及咬合紊乱等问题。具体危害程度因人而异,需结合智齿生长情况综合评估。
1、阻生智齿
若智齿萌出空间不足,容易形成阻生状态,可能导致牙龈反复红肿、疼痛,甚至引发冠周炎。阻生智齿与牙龈之间形成的盲袋易藏匿食物残渣和细菌,严重时可能扩散感染至颌面部间隙,需抗生素治疗或切开引流。
2、邻牙龋坏
倾斜生长的智齿与邻牙接触面难以清洁,长期食物嵌塞易导致邻牙龋齿。龋坏累及牙髓时可能引发剧烈疼痛,需根管治疗,严重时邻牙可能因牙体缺损过大而拔除。
3、牙周炎
智齿周围牙龈因反复发炎可能发展为慢性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若累及相邻磨牙,可能造成多颗牙齿的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出现牙龈萎缩、牙齿移位等情况。
4、牙源性囊肿
长期存在的阻生智齿可能刺激牙囊组织,形成含牙囊肿或角化囊肿。囊肿逐渐增大会破坏颌骨结构,导致面部膨隆或病理性骨折,需手术刮除并摘除智齿。
5、咬合紊乱
对颌智齿缺失时,未拔除的智齿可能过度萌出,干扰正常咬合关系。长期咬合创伤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出现关节弹响、疼痛或张口受限等症状。
建议存在智齿萌出异常、反复发炎或影像学检查显示潜在风险的患者,及时到口腔外科就诊评估。通过全景片或CT明确智齿与邻牙、神经管的位置关系后,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预防性拔除。